• 1.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几个 热点问题南开大学 逄 锦 聚
    • 2. 一、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 3. 1、2003年1——9月主要指标
    • 4. 2003年1 - 9月 我国经济指标增幅(%)GDP8.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 工业增加值16.5 居民消费价格0.7 工业企业利润52.3 商品零售价格-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 城镇居民收入9 进出口总额36.2 农村居民收入3.8
    • 5. 2003国民经济指标增长预测(%)GDP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工业增加值13.4居民消费价格0.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财政收入15商品进口总额28商品出口总额25城镇居民人均收入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M118.8M220.1
    • 6. 2、长期趋势 尽管受到了非典的冲击(影响GDP0.8),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趋势不会逆转,中国已经形成的市场经济根基没有动摇,改革开放的进程不会放慢。
    • 7. 从长期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没有削弱: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处于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迈进的阶段。 第二,社会供求潜力巨大。从供给角度看,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生产要素供给的潜力将充分发挥;从需求角度看,13亿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能量将进一步释放。 第三,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第四,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五,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及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8. 3、新一轮增长高峰正在形成
    • 9. 二、关于当前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
    • 10. 1、问题提出的背景 国际投行瑞士信贷波士顿第一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巴素提出了“中国高达15%—20%的投资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和通缩危险”。 摩根大通也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出现过热情况”,并有可能“导致产能扩张和加重通货紧缩压力”。 在我国,最早提出警惕经济过热苗头的是国家发改委,称钢铁、房地产、建筑业和汽车制造等一些行业盲目投资,出现过热现象。 最早向经济过热苗头宣战的是央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收紧房地产信贷业务,并放出风声要差别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 11. 2、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三种观点: 过热(增长快、投资快、物价上涨) 过热苗头 正常(属工业化进入新阶段) 如何看待? GDP增长速度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经济过热的年份,其GDP增速大多超过10%,高时达15%以上。而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带有恢复性质,尚在合理区间。 固定资产投资 近几年我国固定资产增速一直在10%左右徘徊,去年虽达到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也仅增16%。今年增速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点。1-9月30.5%,全年投资难以超过30%,也带有恢复性质。
    • 1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3. 投资增长快的原因分析(1)经济进入新的扩张期,重工业化、第二产业加快 (2)消费结构变化,新三件 —— 汽车、住房、教育 (3)投资多元化 (4)出口拉动 (5)政策和政府行为
    • 14. 深层次原因: 一是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仍是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难题,并对消费需求增长产生强约束。 二是中国经济增长并未呈现出对宏观政策依赖性明显减弱的趋势,内在增长能力仍需培育。
    • 15. 结论: 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过热,中国正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
    • 16. 三、关于防止重复建设的问题
    • 17. 1、判断重复建设的标准是什么? (1)供大于求,是重复建设的前提条件。 (2)规模和水平仍是判断重复建设的标准,但不是惟一标准。 (3)产业发展战略是否趋同,也是一条判断标准。 (4)生产方式雷同,是一种深层次的重复建设。 (5)生产组织方式雷同,是一种被忽视了的重复建设。 (6)投资风险由谁来承担,也是一个重要的判别标准。
    • 18. 2、重复建设苗头及表现 电解铝产能扩张严重超过市场需求。 钢铁业投资骤然升温,1——9月增幅为119%,我国去年钢产量才1.8亿吨,今年可望达到2.15亿吨。 1月至9月,冶金、有色、建材等原材料工业生产大幅提高,机械、电子行业产值增长都在30%以上。 集成电路生产线全国已有20多条,仅上海就13条。 房地产、钢铁、汽车、纺织等行业超高速增长,已经推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的投资热还引发生产资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等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低水平重复建设亦有抬头。
    • 19. 3、这轮重复建设的特点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尚未根治之时,又出现了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呈现出低水平与高水平重复建设并存、高水平重复建设尤甚的态势。
    • 20. 4、危害高水平重复建设最大的破坏力不仅在资金,而且在资源内耗及对产业强度的损害。其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破坏将十分巨大。
    • 21. 5、原因(1)盲目追求速度。 (2)行政性垄断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3)产权不清,也加剧了重复建设。  (4)银行约束不强。 (5)体制弊端很多,最突出的是财税体制。 (6)国家宏观控制不到位。
    • 22. 6、治理防范措施(1)首先要变增长指标为社会发展指标。 (2) 打破条块分割,消灭诸侯经济。 (3)用并购重组的办法进行产业整合。 (4)产业政策也需重新审视。 (5)用改革的办法来革除体制弊端。
    • 23. 四、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问题
    • 24. 1、人民币升值纷争产生的背景(1)1994年以来中国执行的是钉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0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始终维持在8.7-8.27:1的范围之内窄幅波动,(人民币对美圆升值18.5%,对欧元升值39%).而同期中国的GDP已从4万亿元升至去年的10万亿元;外贸总值从2000多亿美元升至去年的62O7.9亿美元,外汇储备更是从212亿美元升至目前的3400亿美元。 (2)去年中国吸引外资首次超过美国达527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引资国。 (3)西方舆论渲染廉价人民币使中国向全球输出了通货紧缩。
    • 25. (4)美元大幅下跌使国际市场认为,人民币应该作相应上调,或者与美元脱钩。 (5)中国去年的贸易盈余为303.5亿美元,今年前6个月为45亿美元,外国舆论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是政府压低人民币,以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所获得的。 (6)媒体对“升值”问题的过度关注和炒作等。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去年底由日本提出来的。7月6日闭幕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又旧话重提,欧洲各国也相继响应。
    • 26. 2、人民币升值的要求的不合理性(1)关于中国是全球通货紧缩的制造者的说法夸大了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 (2)关于低成本。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并不是因为人民币被低估,而是很多非国有企业进入贸易市场,同时也是国内低成本、高质量的劳动力所带来的,中国内地的生产成本仅为美国的1/35,台湾地区的1/10。 (3)关于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中国的贸易基本是平衡的,其顺差保持在GDP的2%的水平符合国际标准,并没有多占国际市场的份额。
    • 27. 3、为什么人民币币值要保持稳定?(1)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显然有利于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2)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于企业来讲有利于成本核算,促进其对外贸易发展。 (3)对来华投资的外商来讲,有利于保护投资利益。 (4)更重要的是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配合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克服通货紧缩趋向,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 (5)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  (6)人民币升值的前车之鉴。
    • 28. 4、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几点想法(1)加强国际金融领域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双赢为目的,以对话为方式,使得世界各国能够理解中国维持汇率的稳定。 (2)鼓励中国企业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制定相应政策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 (3)允许有外汇收入的国内企业购买外国债券;试验性地引进国际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4)扩大居民、企业的用汇范围,或试行境外支付美元。境内用人民币还款;放宽个人合法资产对外转移的限制。 (5)适度放宽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 (6)在拥有外汇储备的同时,还应拥有战略性实物储备,如,建立石油、铁矿石等稀缺资源的战略储备体系等。
    • 29. 5、健全汇率制度,改革外汇管理体制(1)继续改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 (2)进一步改革外债和对外担保管理体制。 (3)落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 (4)研究放宽对外证券投资的限制。 (5)研究适当放宽个人合法资产对外转移的限制。 (6)试验性地引进国际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7)拓宽跨国公司在华资金的运作渠道。
    • 30. 五、关于货币政策
    • 31. 1、前三季度金融运行特点 (1)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 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了4.2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6个百分点。 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1-9月现金累计净投放1028亿元,同比多投放484亿元。 目前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增长幅度均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物价增长幅度之和。
    • 32. (2)各项贷款增长较猛。 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3.7%。1—9月各项贷款累计增加2.7万亿元,同比多增加1.3万亿元。 各项存款增长较快。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1万亿元。 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39亿美元。
    • 33. 2、今年上半年信贷猛增的原因(1)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刺激了贷款需求的提高。 (2)各地方政府完成换届后投资增长势头加快。 (3)国际经济增长放慢,利率不断趋低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大量资本流入。 (4)商业银行近期贷款运行新特点推动贷款迅猛增长。
    • 34. 3、贷款猛增后出现一种担心,刚近通缩尾声的宏观经济是否又面临通货膨胀风险。 4、对于央行的政策选择建议 (1)继续选择稳健的货币政策。 (2)不仅要关注货币增长,还要密切关注信贷的增长,要适时调节政策力度,力争在调整贷款结构基础上解决贷款继续猛增的态势。 (3)在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寻求改善汇率的市场生成机制。
    • 35. 六、今后宏观调控发展 经济的措施
    • 36. 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组长慢。 就业压力大。 某些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信贷增加偏快。 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等。
    • 37.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推进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文件的货币政策,适时调整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 38. 具体建议:1、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深化改革、整顿秩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要把就业排在第一位。 5、积极财政政策还需继续发力。 6、投资有控有放,防止过热。
    • 39. 谢 谢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