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传统文化
    • 2. 目录导航剪 纸折 纸风 筝刺 绣中国结玉 器灯 笼年 画陶 瓷微 雕
    • 3. 剪纸艺术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 4. 剪纸的流派福建漳浦剪纸 浙江剪纸 南方派,代表为广东佛山剪纸、 武汉民间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 北方派 ,代表为山西剪纸 、陕西民间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
    • 5. 陕西民间剪纸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 。
    • 6.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 陕西民间剪纸
    • 7. 不同剪纸作品采用散点透视的剪纸作品锯齿式剪纸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8. 剪纸欣赏【1】
    • 9. 剪纸欣赏【2】
    • 10. 折纸艺术起源于中国。折纸慢慢发展为一项儿童玩具,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一个和平与纪念的象征手段,也是一个极佳的消遣方式。折 纸
    • 1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3. 刺 绣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 14. 苏绣
    • 15. 苏绣猫戏图(双面绣)
    • 16. 蜀绣
    • 17. 湘绣
    • 18. 粤绣金银线盘金刺绣*
    • 19. 粤绣
    • 20. 中国结的含义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
    • 21. 中国结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
    • 22. 中国结的特点中国结的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线编结而成,每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饰物。
    • 23. 一根红绳,就这么三缠两绕;一种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
    • 24. 各种结1.方胜结—一路平安  2.双蝶结—比翼双飞  3.如意结—吉祥如意  4.团锦结—前程似锦  5.祥云结—祥云绵绵  6.双喜结—双喜临门  7.桂花结—富贵无疆  8.团圆结—团圆美满  9.双全结—儿女双全  10.双线结—财源亨通  11.双鱼结—吉庆有余  12.盘长结—长寿百岁  13.平安结—如意平安  14.同心结—永结同心  15.双联结—双双成对  16.鲤鱼结—吉庆有余  17繁翼磐结—磐石如山
    • 25. 风 筝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26. 传统风筝与吉祥寓意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 :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 2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8. 玉 器 玉器,即使用天然玉石加工制成的器物。中国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并不间断地延续到现在。 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
    • 29. 中国玉器欣赏《和式璧》《现代人佩戴玉器——佛、观音、貔鼽》
    • 3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1. 灯笼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的渊源
    • 3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5. 特殊的民间艺术表达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
    • 3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7.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瓷 陶
    • 38.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陶器: 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 39. 陶器的发展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早期盛行刻画花纹。 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都发现了大量做工精美,设计精巧的彩陶。
    • 40. 夏、商、周三代的陶器品种,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灰陶 白陶
    • 41. 印纹陶 红陶陶器欣赏2
    • 42. 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
    • 43. 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唐三彩凤首壶》
    • 44. 《唐三彩凤首壶》受波斯萨珊风格银器的影响
    • 45. 陶器的历史意义1.是手工业雏形,标志着劳动力分工开始。 2.是人类早期艺术表现的承载体。 3.生产力丰富的体现,物品需要精制和存贮。
    • 46.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公认的。商代的白陶以是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 47.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 48. 瓷器的历史发展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 49.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 50. 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瓷器又称为磁器。
    • 51.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 52. 传世精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 53. 工艺流程一、淘泥 二、摞泥 三、拉坯 四、印坯 五、修坯 六、捺水 七、画坯 八、上釉 九、烧窑 十、成瓷 十一、成瓷缺陷的修补
    • 54. 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工艺装饰品。景泰蓝
    • 5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7. 微 雕 “微雕” 最主要的特点是有立体空间的呈现,“核雕”、“骨雕”、“象牙雕”和“微画雕”等都应属于“微雕”范畴。微雕雕刻出的是精微细小的立体画面,是一种富有立体感的阳雕微观雕刻艺术。 玉牌诗文微雕《隆中对》
    • 58. 核雕象牙微雕《心经》
    • 59. 《三山缱绻几千秋》 《三山缱绻几千秋》 [局部放大80倍]
    • 6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1. 瓷器微雕
    • 6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3. 精美的鸡蛋微雕
    • 64. 珍珠微雕
    • 6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6. 微雕作品 | 喜迎奥运
    • 67. 微雕作品《大熊猫》
    • 68. 大型木微雕作品《北京团城》
    • 69.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