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一、产业经济学学科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 三、产业经济学的方法论更趋实证和实用 四、当前特别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 2. 一、产业经济学学科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状况“产经”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背景、地位、对象、范围、方法等。 一、“产经”的兴起与发展 它是以产业理论分析和产业政策实践为背景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是西经的应用分支(杨治85年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经”在西方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最重要的专业学科之一。许多学校必考最多的四门课程是:宏观、微观、计量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西方指产业组织学,西方形成发展较早。 我国98年专业调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将“产经”作为新设学科。在经济学下设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下设6个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设10个二级学科,其中包括“产经”。
    • 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 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 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8. 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 9.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
    • 1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2. 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 1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8. 四、当前特别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 2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71. 3、模块化 信息化时代、市场需求变化快、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全球竞争压力大,对组织的柔性化和快速反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厂商更加依赖外在的分工体系以避免因僵化的组织而丧失快速反应能力。模块化逐渐成为应对的重要举措。 模块化指将事物分解为模块、分工,在设计、产品、组织等,模块化不是一个新现象,魔方、积木、拼图、音乐、中医中药等很多现象都具有模块化特征,作为一种处理复杂性问题的思维原则和基本方法论是20世纪末才逐渐完善和成熟的。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各自不同的、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反过来又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界面(接口)把这些各自独立的部分相互连接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块化设计、研发、生产以及模块化组织符合当今产业发展潮流。
    • 72. 模块化的概念和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西蒙(1962)认为模块化是促进复杂系统向新的均衡动态演进的特定结构。认为模块化是结构设计的规则,可以促使组成模块之间的协调。这些早期文献一般把模块看作是通用化和标准化的零部件。到20世纪末,模块化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具有了崭新的经济学含义。鲍德温、克拉克(1997,2000)认为模块化是指每个可以独立设计的,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子系统来构筑复杂产品或业务的过程。认为模块化是管理复杂事务的一整套规则。将复杂的系统分为独立的部分,各部分在结构内部可通过标准界面进行交流。青木昌彦(2003)认为模块化是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它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是新产业结构的本质。昝廷全(2003)把模块化放在系统经济的背景下来研究,认为模块化属于系统论中的技理层次,是新产业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 7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朱瑞博(2003,2004)则认为模块是一种分析工具,是对价值链这一分析工具的超越与升华,首先提出了“价值模块”这一概念,分析价值链与价值模块的区别和联系,并用这个分析工具探讨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产业组织结构之间关系以及产业整合模式的演进历程。从本质上讲,模块化是对标准化的继承和发展,模块化所形成的组织柔性,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形成的组织基础,协调了个性化需求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给产业系统的演进带来了独特效应,加快了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进程,促进了外包、联盟、可替代工作安排等各种组织活动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