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流通业的经济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宋 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A类重大课题 《“ 十五” 期间中国流通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 最终成果中的部分观点和对策要点
    • 2. 1·  发展、壮大我国现代流通业背景分析 2·    对流通产业的地位和效能需要重新看 3·     确立流通产业先导地位,促成国民经 济完成“第三个转变” 4·     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流通业若干要点
    • 3. 1·发展、壮大我国现代流通业背景分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进程中,由于诸多背景纵横交织,已经将发展、壮大我国现代流通业的问题推向了经济工作的最前沿,流通业状况同各项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流通产业政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宏观调控不仅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而且需要流通产业政策。这些背景可大体归结为十个方面。
    • 4. 1·1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需要以现代流通产业为依托 1·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迫切需要完善、灵敏 的市场传导机制 1·3 建立买方市场常态下的商品畅销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1·4 借助电子商务改造传统流通业、提高竞争力以应对外 商挑战的问题日益突出 1·5 增加就业的巨大压力亟待流通业做出“ 新贡献” 1·6 优化调整结构、加快经济节奏、提高运行质量,实现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流通业的强力支持
    • 5. 1·7 扩大内需、增进消费、促进出口、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建 立快速通道 1·8 开拓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现代流通业与之并驾齐驱 1·9 进一步解决“ 三农”和城镇化难题需要城乡市场开通对接 1·10 加快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改造需要商贸流通业来带动 这些问题都与实体经济中的商品流通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都在呼唤我国传统流通业尽快实现向现代流通业的历史性跨越。
    • 6. 2· 对流通产业的地位和效能需要重新看2·1 流通产业不应被继续有意无意地当作次要产业来看待,中国要将主要注意力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至今的制造业转向流通业,寻求借助流通业解决原有问题的新途径。 2·2 从时间角度考察,流通产业通过其“ 减少耽搁或停顿”的天然职能,可以决定国民经济的运行节奏和速度;从空间角度考察,流通产业通过其“ 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天然职能,可以决定各种经济结构。这是从时间继起和空间并存两个视角所作出的最高概括,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 7. 2·3 基于这两点,凭借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修复加速复杂化的经济体系,正是流通创新的真正由来,也是发达国家对流通创新备加珍视、舍得投入,不断探索的原因。 ·沃尔玛公司:减少停顿带来竞争力 ·美国西海岸:停顿导致巨额损失 ·还有更多的正面样板 ·订单调整结构、配置资源
    • 8. 2·4 中国的情况有些尴尬 流通业发展滞后,国民经济贡献率明显偏低。 流通业增加值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美国:21.62% 日本:13.89% 英国:14.21% 法国:14.18%, 中国(见下表)
    • 9.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流通业增加值    流通业所占 第三产业所占 (亿元)         (亿元)          (亿元)      比重(%) 比重(%) 1952   679.0        194.3            80.3         11.8         41.3 1957    1068.0         321.0          133.0        12.5           41.4 1978   3588.1       824.5           265.5        7.4         32.2 1980    4470.0     918.6         213.6        4.8            23.3 1985   8527.4      2119.2         577.0        6.8          27.2 1990   17681.3     4946.9          837.0        4.7           16.9 1992   24020.2       6701.0          1411.6        5.9           21.1 1993   31380.0       8485.0           1782.4       5.7            21.0 1996    67559.7           20427.5   5560.3      8.2 27.2 1997 74462.6 23028.7 6159.9 8.27 26.7 1998 78345.2 25173.5 6579.1 8.4 26.1 1999 82067.5 27037.7 6910.3 8.4 25.6 2000 89403.6 29703.8 7306.9 8.2 24.6 2001 95933.3 32254.3 7823.5 8.2 24.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注:本表中的商业指的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 中国流通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
    • 10.     美、日、中三国流通业就业人员状况(单位:万人) 全国 流通业 流通业就业人员 全国就业 流通业就业人员占 国别 总人口 就业人数 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口 就业人口比重% 美国 27313 2757.2 10.09 13348 20.66 日本 12651 1483.0 11.72 6462 22.95 韩国 4686 390.4 8.33 2028.1 19.25 巴西 16537 941.7 5.69 6996.3 13.46 中国 125909 4751.0 3.77 70586.0 6.73   资料来源:(1)李金轩 《做大商业蛋糕与拓展就业途径之分析》载于《商贸经济》2003.2 (2)朱之鑫主编《国际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版。 注:韩国的流通业就业人数是指批发零售贸易、机动车及个人、家庭用品修理业的就业人数。 就业贡献率偏低
    • 11. 另外,根据《2002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在城镇流通业(这里指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全部大专、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4%、4.2%和3.7%,明显低于制造业等其他领域。 中国流通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
    • 12. 流通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 2001年6月,由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联合举行的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中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为17,880亿元,约占当年GDP(89,404亿元)的20%。这应当是一个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数据。 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GDP 库存 运输 管理 物流 物流总成本 库存费用 运输费用 (万亿美元) 费用 费用 费用 总成本 占GDP比重(%) 占GDP比重(%)占GDP比重(%)  1990 5.8 283 351 25 659 11.4 4.9 5.9 1991 5.99 256 355 24 635 10.6 4.3 5.9 1992 6.32 237 375 24 636 10.1 3.8 5.9 1993 6.64 239 396 25 660 9.9 3.6 6.0 1994 7.05 265 420 27 712 10.1 3.8 6.0 1995 7.4 302 441 30 773 10.4 4.1 6.0 1996 7.81 303 467 31 801 10.3 3.9 6.0 1997 8.32 314 503 33 850 10.2 3.8 6.0 1998 8.79 323 529 34 886 10.1 3.7 6.0 1999 9.3 332 554 35 921 9.9 3.6 6.0 2000 9.96 377 590 39 1006 10.1 3.8 5.9 资料来源:吴志惠《美国的物流成本》,中国物资信息中心
    • 1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4. 表6 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单位:100亿日元) 年份 GDP 库存 运输 管理 物流 物流总成本 库存费用 运输费用 费用 费用 费用 总成本 占GDP% 占GDP% 占GDP% 1991 46317 1602 3078 226 4906 10.6 3.5 6.6 1992 47188 1549 3012 220 4781 10.1 3.3 6.4 1993 47675 1441 3040 209 4690 9.8 3.0 6.4 1994 47884 1447 2933 203 4582 9.6 3.0 6.2 1995 48975 1366 3169 207 4742 9.7 2.8 6.5 1996 50379 1416 3145 210 4771 9.5 2.8 6.3 1997 50499 1483 3135 218 4836 9.6 3.0 6.2 资料来源:彭望勤《总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分析》,载于《国际商业技术》2002/2
    • 1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6. 流通产业的市场规模经济集中度偏低 流通方式陈旧,结构不合理,传统业态比重偏高,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严重不足
    • 17. 第三方物流比重极低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2001年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人民币,2001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400亿人民币,占当年物流总额的2.1%。在第三方物流市场最发达的欧洲,其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在1999年为422亿美元,占当年全部物流总额的27.4%,预计到2005年这一比重将达30.6%。
    • 18. 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较低 据根赛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1999年中国网上购物(不包括个人对个人的拍卖)总交易额为5500万元(相当于660万美元),只占199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0018%。而Boston Group 的报告表明1999年美国在线销售达331亿美元,占其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的1.4%。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2001年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称:200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升至93.3亿美元,其中B2B占80%,交易额为74.64亿美元,B2C交易额为18.66亿美元。以此推算,200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3%。
    • 19. 排序 国家 交易额(10亿美元) 占全球总额的百分比(%) 1 美国 161.00 68.98 2 加拿大 17.98 7.70 3 日本 15.37 6.59 4 德国 9.16 3.93 5 英国 7.76 3.33 6 法国 3.50 1.50 7 澳大利亚 2.69 1.15 8 荷兰 2.45 1.05 9 瑞典 2.31 0.99 10 芬兰 1.99 0.85   资料来源:http//www.industry.xz.gov.cn 2002.10.11 200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前10名的国家
    • 20. 初步的基本判断和结论 第一,中国流通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还极为有限。 第二,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极度不平衡。
    • 21. 2·5 流通业发展滞后的结果 制造业资本周转速度曾悄然放慢、至今明显偏低 1992—2001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单位:次/年)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周转率 1.65 1.68 1.40 1.42 1.38 1.28 1.41 1.20 1.62 1.34   资料来源(1)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 22. 由于忽视流通创新,忽视流通产业所具有的天然职能,在时间上导致了国民经济运行中不断累积出巨额库存,造成了“最大的耽搁和停顿、最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占压了巨额的流动资金,致使在“八五一九五”期间,国民经济至少累计蒙受了本可避免的上万亿元的隐型损失。
    • 23. 由于忽视流通在结构调整中不可替代的天然功能,在空间上导致片面依赖财政、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使得结构调整“主角”缺失,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效果不佳、花样翻新的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对外资进入中国流通业意在制造业的动向缺少应有的警觉 农副产品滞销积压损失更加令人担忧 对城乡消费造成了严重的非收入制约
    • 24. 3·确立流通产业先导地位,促成国民经济完成“第三个转变” 3·1 从排斥市场的体制走向依靠市场的体制,中国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流通产业落后和市场体系缺失。因此,在依赖一般意义的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求解中国难题的同时,更应强化流通产业和市场体系的功能。 3·2 中国的主要问题不完全是表面上看到的“ 到处缺钱”,而是循环太慢,缺少“ 动感”,几个钱不顶一个钱。 3·3 中国不仅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 两个转变”,而且迫切需要借助流通创新,塑造传导机制,提高流通效能,完成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为核心,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
    • 25. 4·新时期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流通业若干要点 4·1 在流通产业的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和宏观层面中,最要紧的是解决好宏观层面的问题,即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将流通产业政策列入最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和最高的决策层面,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业在新时期、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流通产业的贡献率。 4·2 从理论、体制、政策、主管机构、审批权限、企业经营范围等诸多方面加快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解决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一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 4·3 建立精确、可靠、实用的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流通状况跟踪监测体系。
    • 26. 4·4 在深化国有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注重技术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对传统流通业实施以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基础的现代化改造。同时,要在物流成本调查研究和物流资源普查摸底的基础上,努力促进“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4·5 流通现代化绝不止是第三产业的事,第一、第二产业更要积极参与流通创新。流通现代化也绝不止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事,更要关注农村和中西部。 4·6 明确流通产业政策,加快流通产业立法,制定流通产业规划,优化流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有竞争实力的现代流通产业集团。 4·7 加快反垄断立法,加快对内开放,改变阻碍商品流通的条块分割状况; 4·8 强化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合法权益。
    • 27.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