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二章、摄影美学基本原理主讲:***
    • 2. 一、摄影美学的产生达盖尔 《银版摄影术与透视画的演进实录》 摄影术的基本原理,操作工艺,摄影pk绘画对比研究,最早的美学探索 1839
    • 3. 塔尔伯特 负正系统 卡罗式摄影 《自然的画笔》 1844 《打开的门》是一个等待着人出现的场所。提灯等待着黑暗,扫把等待着使用者,而门口则等待着进人者。塔尔博特受制于他的方式,没有自由地把他的故事展示到最后,他转而去表现空缺,并且指出了这种空缺是如何通过想象而补足的。
    • 4. 利.佩奇.罗宾逊集锦照相的先驱人物鲁滨逊的摄影是采用照片拼贴翻拍,即按事先设计好的构图分别拍摄成照片,再将照片剪 辑、拼贴在一张背景照片上,修饰后再进行翻拍。他的每一幅照片都有能表现一个故事情节,并因而赢得了“集锦照片高手”的美誉。英国画意摄影师 <摄影的画意效果> (1869年)、 《摄影创作的图画》(1889年) 《艺术摄影》(1890年) 《照片的构图方法》 19世纪50、60年代
    • 5. 在这么几寸大的一张照片中,包含多少情感积淀,母女情深,姐妹情深,夫妻情分,都在母亲的凝望中,丈夫高大的深沉的背影中,妹妹若有所思的表情中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而照片故事里的主人公却是那么静静地斜躺在那里,一身素白装扮,一脸病容,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等待天使地降临。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内心的苦楚谁人可诉?再坚毅不拔的男人,高大背影后面的双眼是否已经饱含泪水?背景浓重的帘布是否也随着夜幕的到来而行将拉拢,而这一切都预示着主人公的黯然闭幕而画上句号呢?如此富有故事情节的照片,带给我的是无限的遐想和思考,对于人生和死亡的思考!人在弥留之际,脑子里闪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画面具有浪漫主义感伤情调。画面中妙龄女子即将香消玉殒,亲人或默默注视,或悲伤转身,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年轻纯美的生命就这样离去。弥留
    • 6. 19世纪80年代著作:《照片是一种反映自然的艺术》
    • 7. 爱默森爱默森本人对摄影画面主张就是自然。但是什么样的效果是自然,他也在不断地苦苦探索。他在发表画面清晰的作品集后,还曾积极地尝试柔焦拍摄。经过长时间的探索,1889年埃默森出版的《自然主义摄影》一书。书中他第一次公开提出摄影是一门独立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摄影艺术应当在不破坏拍摄对象自然状态的前提下,运用技术和技巧来表现。《自然主义摄影的灭亡》。他在这本书中正式声明放弃他所创立的自然主义摄影观。他出人意料地写到:“摄影虽然有时给人以美感,但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人们无法根据它来辨别艺术家的个性,而这一点正是摄影最大的缺陷。”
    • 8. 爱默森功绩1、使摄影美学回归本体,割断了摄影美学与绘画美学的脐带 2、使摄影美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3、他的美学观念,即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在自然中的生活,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 摄影美学理论体系的真正开拓者 自然主义美学
    • 9. 摄影美学的发展19世纪20世纪初 “像照相那样” 艺术品最糟的评价 安格尔“摄影不是艺术”“不公平竞争” 罗丹“艺术家是说真话的,照相是说谎话的” “世界上有一种低级的精确,那就是照相和翻模的精确” 摄影对绘画的模仿 波德尔“摄影仅仅当做画家的助手,才有存在的价值。”
    • 10.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被尊称为“现代摄影之父”,是一位身兼各派的全才摄影家。他早期曾是画意派摄影高手,后又成为纯粹主义摄影的倡导者和写实摄影的先驱者。作为摄影分离运动的先驱,他与一些艺术家积极向美国艺术界引进包括马蒂斯、毕加索在内的欧洲前卫艺术家,对美国现代艺术观念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被誉为美国“现代艺术之父”。他曾创办并主持《摄影评论》、《摄影作品》刊物。 1902年创立美国摄影分离派团体,先后开办“291画廊”、“密友画廊”等。作为一名卓越的组织者,他通过创办画廊和杂志扶植了一批摄影新人,同时率先向公众介绍罗丹、塞尚等欧洲近代艺术家的作品,使得他在美国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
    • 11.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着眼于从日常的平凡生活中挖掘富有艺术性的题材,以抓拍方式进行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作品创作,追求忠实地再现拍摄对象原有的面目、品质和性格。他的关于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手段,而仅凭纯净的摄影技术去准确真实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理论和实践,对摄影摆脱绘画主义羁绊,进而成为世所公认的一门独立艺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12.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终点站》是使用4×5英寸的相机拍摄的。这幅照片拍摄于 《终点站》1893年,第一天施蒂格里茨在弥漫的风雪中等待了3个小时,因光线不理想没有拍成,最终在第二天,抓拍到了马车在纽约旧邮局前准备出发时的景象。《终点站》开创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摄影风格,将摄影创作由室内精雕细琢的“雅玩”,转向表现户外广阔的社会生活。
    • 13. 20世纪30年代 他说:“我天生就不是一个城里人。在实际上,韦斯顿却是把当时的摄影创作从盲目模仿的死胡同里拉了出来,并为摄影艺术的继续向前发展,开拓了一个新天地。韦斯顿和某些著名的摄影家不一样,他的创作没有什么固定的范围,几乎什么都拍:人像、工厂、湖光山色、沙丘上堆、石块贝壳、枯干老树,以至辣椒白菜, 都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 他说:“任何事物,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激动了我,我就拍摄它。
    • 14. 韦斯顿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韦斯顿拍的辣椒,乍一看是辣椒,再仔细端详,却又像是人体;他拍的枯木,乍一看是光秃秃的残株,仔细端详起来,却又像烈焰冲天。
    • 15. 这种“点石成金”的本领,来自于韦斯顿对大自然的挚爱,也来自他独特的眼光和美学素养。 韦斯顿在拍摄这些渺小的事物时,创作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16. 亚当斯亚当斯用“纯粹”的摄影 艺术去表现真实美丽的世界,唤起摄影家对纯粹摄影艺术表现特性和伟大潜力的注意。亚当斯认为,摄影家正如其它艺术家一样,选择自己有独到性的事物和领域,去表现世界。他正是这样规范自己的创造活动的。在他六十多年的摄影创作活动中,一直以风景摄影作品驰环宇。可以说亚当斯的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他的风景照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画上没有人物,与社会、历史不发生联系,也没有新闻要素,但是他的作品所表现的美感,是超乎人的一般感受的。 他从青年时代就迷恋着的约塞密提,这里的风景是他创作的不竭的源泉。更有趣的是亚当斯拍摄的富有诗意的约塞密提的风景摄影作品,不仅使这里吸引了千百万游人,使亚当斯获得有“约塞密提大师”的声誉,而且使得美国国会在1916年通过了国家公园法,开辟约塞密提为国家公园。摄影 艺术居然发挥了如此显著的社会功用是亚当斯预料所不及并引以为荣的。几十年里,亚当斯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翻越在加利福尼亚东部的金斯峡谷区,把大自然表现得特别深刻而有气魄。他倡导的“区域曝法”也是为了使作品获得最好的素质,从而表达出风光的美感。
    • 17. 《摄影--锐不可当的艺术》,他曾说他相信计算机为摄影师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可能。他也是“将计算机技术适当地运用于摄影中”的一贯倡导者—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地为摄影服务,但不能任由它来支配摄影师。
    • 18.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在布列松之前,摄影更多的是作为一门技术在发展,而布列松使摄影艺术成为自觉。任何大师都是可以被超越的,但有些人却是永远无法被忽略,布列松便是其一,甚至有些流派是通过批判他而形成的。但赞同他也好,不赞同他也罢,有一点无可否认:布列松以自己的职业尊严感借给了世人一双慧眼,让人们在自己身边发现了从前不曾发现的美,而真正的美与尊严,无需阐释。
    • 19.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布列松认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的立意是高远的,但他选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因而,他的相机对准的都是我们现实中可见的、熟悉的人和物,是他让我们发现,在这习以为常中有美和感动。 《男孩》(1958)就体现了这种风格。它的题材并不重大,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一个男孩的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
    • 20. 罗伯特·卡帕.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真相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 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
    • 21. 战后摄影美学1、决定性瞬间为美学核心——纪实美学2、与绘画联手,拓展视觉美学
    • 22. 第二节、摄影的本质与特性1、技术说 达盖尔--------发明专利------工艺技术 爱默森--------摄影只是一种科技手段而已 机械手段的共性,忽略了其本质 2、艺术说 伴随摄影的绘画追求 安格尔“摄影术真是巧夺天工,任何画家也办不到” 萧伯纳“摄影已经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忽略作为实用技术存在 3、媒介说 摄影的真实性原则--------机械真实 忽略其本质是属人的,是人创造力的一种反映 4、信息说 信息记录和传播方式 忽略摄影的审美
    • 23. 摄影的根本属性是什么?1、摄影是一种新型文化形态 2、摄影的根本构成是保留视觉信息的科学技术 3、摄影的成品是照片,不仅是现场光学信息的记录,也包含人类视觉的感官感应,以及人类心智、情感对画面信息的整理、增添和改变 摄影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保留视觉信息为目的,通过平面造型发挥创造力的新型文化形态。 摄影活动本质:技术活动 艺术活动 比例分配
    • 24. 摄影的特性--------1、视感性 完全视觉 完全感性
    • 25. 摄影的特性---------2、现实性 即时拍摄 现实美 历史美
    • 26. 摄影的特性-------3、创造性 不同的单一对象 2012巴黎时装周2014巴黎时装周
    • 27. 摄影的特性-------3、创造性 摄影师主控现场
    • 28. 摄影的特性-------3、创造性作为主要客体的人 “人比其他一切都要美,而显示人的本质是艺术的最高美”曼雷尤金·史密斯
    • 29. 第三节、摄影美的本质与特性
    • 30. 什么是摄影美?“摄影美这个词只能用在最终完成的照片上。然而,有志于此的摄影家必须记住,是他的观察创造了他的照片;曝光记录了它,冲印完成了它——而最根本的是他的观察方式决定了作品的最终价值;在他动用技术手段记录之前,他的观察已经发现了。” “如果他的观察能够揭示他的主题,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它,从而也分享摄影家的当时的某些体验——假定他的技术措施正好表现了他的观察——那么,他便赢得了摄影美。” ————美国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
    • 31. 摄影美的本质自然美 (写真)no.1《莱茵河2号》(1999年) 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
    • 32. no.5《无题》(牛仔)(2001-2002年) 摄影师:理查德·普林斯no.9《无题#153》(1985年) 摄影师:辛迪·谢尔曼
    • 33. 摄影美的本质2、社会美 “我只拍摄我非常熟悉的人……我不 是通过摄影寻找美的事物,只是把我所看到的那个人拍摄下来。虽然有人说摄影 是一种攻击性的行为,但对我来说,拍摄照片是触摸、爱抚我眼前的这个人的一 种行为,是我自己特有的表达我的敬意的一种方式。照相机在那种时候就是我的 眼睛与手。”南·戈尔丁作品
    • 34. 这张美国摄影师约翰·斯坦梅耶尔于2013年2月26日在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海岸拍摄的名为“信号”的照片获得2013年度照片奖并被评为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 照片中移民们举起手机,尝试连接邻国索马里的廉价信号,好与外国的亲人联系。
    • 35. 摄影美的本质3、艺术美摄影美包含大量的艺术美,但并不等同于艺术 摄影操作是一种基于机械、电子原理的技术程序,但是只要是基于要表现的事物而去熟练的操作照相机,也是一种艺术 大光圈运用 后期制作技术
    • 36. 摄影美的特性——1、技术美摄影美的特性——1、技术美高速摄影光绘摄影
    • 37. 摄影美的特性——形象美照片上的具体形象
    • 38. 摄影美的特性——平面美二维空间三维空间
    • 39. 摄影美的特性——瞬间美照片是为万宝路公司的广告活动拍摄的。据艺术家介绍,画面上的牛仔呈现了标准的美国男人气概,就像西部片中歌颂的那样,但同时他又有些虚无缥缈,遥不可及。 收购价:3401000美元
    • 40. 摄影美学的基本范畴
    • 41. 一、摄影图像概念:经摄影操作,包括暗房或电子系统运作,最后呈现出来的可视的平面形象 摄影图像是摄影活动的目的,也是摄影活动的结果。 美学意义:摄影图像是自然美、社会美的即时性载体,也是人创造性本质的对象化。 是审美活动的结晶,又成为新的审美活动的对象。
    • 42. 哲学意义:摄影图像有与语音、文字同样重要的文化意义。 图像可以作为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根本性媒介,用来思考和体证物质世界本身。 “从本质上讲,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副关与世界的图像,而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海德格尔 读图时代:直接运用图像元素进行感受和反应的时代是必然来到的。 摄影手段获得图像 “对任何对象的感知过程,其实只是与之相对应的图像生成的过程。” -----------胡塞尔
    • 43. 读图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 摄影三层含义: 1、技术层面,现场光的直接记录; 2、审美层面,审美活动的结果和新的审美活动的对象; 3、文化层面,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载体。
    • 44. 二、摄影视觉概念:通过照相机镜头和照相材料显示,而达到的视觉感受。 摄影可以有效地拓展人类视觉 1、视觉的物理范围内,镜头光组的变化
    • 45. 2、视觉反应上,控制曝光时间
    • 46. 3、现代传播技术,使得人的视觉空间无限延伸 救援部队用担架将地震幸存者抬出。摄于中国四川北川县
    • 47. “艺术家所抱有的最大希望,便是引导有眼睛的人自己去看。” -------------乔治.桑(摄影术实现) 艺术角度:摄影视觉因为自己更加敏锐的光感和定点视觉,产生超越人类常态视觉的美感。 美学角度:虽然你仍然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但你看到的世界确是别人(照相机)看到的世界。
    • 48. 韦斯顿分析: 1、记录过程瞬间的快速 2、记录比肉眼所见的更多的能力 3、表现连续不断、无限微妙的影调层次的能力。
    • 49. 摄影时空含义: 1、拍摄过程经历的客观时空,即在曝光时间内,被底片记录的全空间 2、由于特设的照相机系统的机械、光学、电子功能对拍摄过程的时间、空间效果的干预,以及后期制作 3、由于拍摄者对发展变化着的拍摄对象所经历时间空间序列上的把握
    • 50. 时间 空间 决定性瞬间 时间决定摄影的成败,空间只能影响视觉元素的数量变化,时间是质的规定,空间是量的表达。 摄影影像一旦形成,其空间效果在后期可以改变,但其时间永远无法改变了。 所谓摄影可以从“瞬间”到“永恒”,正是摄影时间具有决定地位的象征性说法。
    • 51. 摄影在审美意义上对时间的控制1、时间切割 2、时间再现 3、时间压缩(长时间曝光) 4、时间展延(高速)
    • 5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3. 摄影审美摄影审美,即在摄影拍摄与欣赏的实践中,对美的关照、判断,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美的享受 摄影审美的阶段性:1、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选择与判断体现出主体的审美趣味,对拍摄的方式方法的调整与确定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交融 2、观赏者,对照片的观看、理解与美感印象 摄影审美:选材——拍摄——欣赏
    • 54. 摄影审美的即时性
    • 55. 摄影审美的审美判断的开放性花粉显微摄影X光摄影
    • 56. 摄影审美的多向性摄影既是一个瞬时过程,又是一个延时过程。 制作3阶段: 拍摄(前期)——成像(后期)——汰选 鉴赏者审美 有选择地拍摄,无选择的欣赏 (瞬时) (长时) 评论家比拍摄者阐释的更清晰、深刻 真正的艺术品最突出的品质,就是具有无限的审美潜力,它能够经得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们的鉴赏,能激发千差万别的美感。
    • 57. 摄影审美的感应程度1、随意审美 2、玩味审美——不切身的精细审美 3、投入审美——主客体双向影响 创造性联想 4、高峰审美(马斯洛——高峰体验) 摄影鉴赏中审美价值取向不同和感应强度的差异,造成了对照片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
    • 58. 摄影艺术艺术是一种属人的审美创造 艺术具有:1独特的技巧 2充分的想象 3创造性 4形成作品 5提供给他人的审美 摄影是艺术吗? 摄影艺术是一种以光为创作手段,以视觉审美为目的的现代平面静止造型艺术。
    • 59. 放映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