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脏骤停XX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 2. 主要内容定义 病因 评估 现场施救与心肺复苏流程
    • 3. 心脏骤停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3
    • 4. 心脏骤停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4
    • 5. 心脏骤停四种类型: 心室纤颤(VF) 无脉室速 无脉电活动(PEA) 心室停搏5
    • 6. 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头晕 心跳停止10秒钟 ----晕厥、突然倒地 心跳停止30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60秒钟 ----呼吸停止 心跳停止3分钟 ----出现脑细胞水肿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即脑死亡) 6
    • 7. 争分夺秒大量实践证明: 复苏 4分钟内------50%被救活 复苏 4~6分钟内------10%被救活 复苏 >6分钟------4%被救活 复苏 >10分钟------几乎0 抢救的最佳时间是2-4min 7
    • 8. 时间就是生命——早起动做到三早: 早识别 早呼救 早施救 8
    • 9. 心肺复苏(CPR) 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CLS)9
    • 10. 心肺复苏(CPR)基础生命支持 (BLS) 识别 心肺复苏(CPR)(ABC→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10
    • 11. 心脏骤停评估(判断): ①突然意识丧失或伴短阵抽搐; 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③呼吸断续或停止; ④瞳孔散大; ⑤皮肤苍白或发绀。 其中早而可靠的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最有助于确诊的临床表现是心音消失。 11
    • 12. 现场抢救程序一、识别: 评估意识 以区别正常入睡与昏迷 轻拍或摇动双肩 靠近耳旁(两侧)大声呼叫: “喂,你怎么了!”,婴儿则拍击足跟,婴儿不能哭泣,判断为意识丧失 (轻拍重唤) 无反应 准备行动、同时呼救 12
    • 13. 现场抢救程序二、安置病人体位 进行CPR之前,首先将病人仰卧位放到硬质的平面。 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头颈、肩、髋同轴转动 13
    • 14. 现场抢救程序 三、检查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 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14
    • 15. 正中从上往下 触及甲状软骨凸起处滑向同侧 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 距正中线2-3cm触摸颈动脉 6-10s
    • 16. 现场抢救程序 婴儿触摸肱动脉
    • 17. 现场抢救程序 四、判断呼吸 没有呼吸,或仅仅喘息 2010指南已经无需“一听二看三感觉“一听二看三感觉” 6-10秒
    • 18. 注意: 专业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超过10秒,如10秒后仍无法确定有无脉搏,应开始胸外按压。 为便于培训,非专业人员如遇一无反应的患者没有呼吸,即假定其为心脏骤停而直接进行CPR。18现场抢救程序
    • 19. 现场抢救程序四、心肺复苏(CPR)步骤19
    • 20.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频率:≥100次/分 (单双人) 深度:≥5cm 按压∶放松 = 1∶1 按压∶通气 = 30∶2 检查:5个循环/2min 轮换:换人<5—10s
    • 21. 垂直下压两乳头 连线中央掌跟
    • 22.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即胸部正中、两乳头之间。 按压深度: 至少5cm,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 频率: 至少为每分钟100次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22
    • 23.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定位: 用一手食指中指并拢,沿一侧胸廓肋缘向中线滑动 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 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胸 骨正中,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 扣交叉锁住,掌根紧贴胸壁, 手指离开胸壁。 23
    • 24. ●按压要领: 1、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肘关节伸直使腕、肘、肩关节在一条直线上,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24
    • 25.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方要领: 2、有力、连续、快速按压 3、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按压/放松=1:1 4、放松时掌根不能离开胸壁,肘关节不能弯曲 5、按压-通气比值:30:2 25
    • 26. 儿童胸外心脏按压位置:乳头连线中央(与成人相同) 深度:下压胸廓厚度1/3,约 5 cm 手法:单手/双手(根据体形) 频率:≥100次/min 比率:单人30∶2 双人30∶2 1~8岁
    • 27. 位置:乳头连线下方 深度:下压胸廓厚度1/3, 约4cm 手法:中指、无名指垂直下压 频率:100次/min 比率:单人30∶2 双人15∶2 <1岁婴儿胸外心脏按压
    • 28.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恢复原状 • 每2min更换按压者,以保证按压质量 •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每次更换 尽量在5s内完成 • 至少持续按压30分钟以上28
    • 29. 按压常见错误!!!!!按压时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 按压定位不正确; 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垂直按压力量减弱,按压深度达不到 5 cm; 冲击式按压、猛压,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 错误手法
    • 30. A(Airway )开放气道1、仰头抬颌法 ---效果最好 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2、推举下颌法(疑颈椎骨折者)
    • 31. 昏迷病人气道阻塞31
    • 32. A(Airway )开放气道清除患者口中异物和呕吐物,用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32
    • 33. B (Breathing)人工呼吸方式: 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球囊辅助呼吸 呼吸机机械通气
    • 34. 34B(Breathing)人工呼吸
    • 35. B(Breathing)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 拇、食指捏紧鼻翼 吸气后,包紧口唇 缓慢吹入气体,持续1秒钟 松鼻,侧头(听、看、感觉) 再吹气一次(连续2次) 成人10~12次/min (儿童12~20次/min ) (婴儿12~20次/min )吹气2次 每次≥1s 胸廓抬起 500-600ml
    • 36. 1L:2/3 2L:1/3 简易球囊面罩
    • 37. 简易呼吸球囊通气固定手法:E-C法 连接氧气:10-12L/分 送气频率:8--10次/分 送气量400--600ml 按压/通气:30:2
    • 38. 简易球囊面罩通气 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 鼻部, 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 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3、用右手挤压气囊 1L球囊的1/2—2/3,胸廓扩张,超过1s 38
    • 39. 电除颤电除颤 尽快进行除颤(<3分钟) 电击一次 能量: 双相波:200J、或最大 单相波:360J 电击位置: 前-侧(右锁骨下—左下胸) 电击后立即CPR 2分钟后再检查循环
    • 4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1. 心肺复苏有效的基本指征☆瞳孔由大缩小,可出现对光反射 ☆面色、口唇、甲床等颜色逐渐转为红润 ☆能扪及大动脉(股、颈动脉)搏动 ☆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 ☆自主呼吸恢复
    • 42. CPR操作流程-单人法评估(环境和病人反应性) 求救 安置病人 检查脉搏:﹤10秒 给予心脏按压(C):速度为至少100次/每分钟,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A),口对口人工呼吸(B),每次吹气1S以上,见胸廓隆起。 5个循环或者2分钟后评估42
    • 43. 高级生命支持 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主要措施包括:气管插管建立通气、除颤转复心律成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建立静脉通路应用必要的药物维持已恢复的循环。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气分析、中心动/静脉压等。
    • 44. 高级生命支持1、通气与氧供:尽早气管插管、高浓度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院外:面罩、简易球囊辅助呼吸; 院内:呼吸机辅助呼吸。 2、电除颤:时间是治疗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对于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除颤无益。 除颤电极位置:右锁骨下、左下外侧胸部。 除颤能量选择:双向波:150-200J;单向波:360J。
    • 45. 高级生命支持3、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是CPR的首选药物。常规给药是首先静脉推注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可逐渐增至5mg。 碳酸氢钠:初始剂量1mmol/kg,在持续心肺复苏过程中每15分钟持续1/2量,根据血气分析调整。 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可重复给药至500mg,维持静滴,日总量2.0g。 美托洛尔:难治性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等。 阿托品:心室停顿、无脉性电活动、缓慢性心律失 常。 异丙肾上腺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 46. 复 苏 后 处 理1、维持有效的循环 2、维持呼吸:吸氧、机械通气。 3、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脑复苏): 1.降温,体温33-34℃为宜; 2.脱水:甘露醇、白蛋白、地塞米松,谨防过度脱水。 3.防治抽搐:无需预防性应用。 4.高压氧疗:提高脑组织氧分压、改善脑缺氧、降低颅内压。 5.促进早期脑灌注:抗凝、解除脑血管痉挛(钙离子拮抗剂)。
    • 47. 复 苏 后 处 理4、防治急性肾衰:维持有效的循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5、其他:及时发现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尽早胃肠营养。
    • 48. 预 后及时评估左室功能; 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所致的心脏骤停,预后良好;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或室内阻滞引起的心脏骤停,预后不良; 继发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跳骤停,即时死亡率高达59%-89%,心肺复苏不易成功。
    • 49. 谢谢!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