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学主讲教师: 注意:本课程指定教材为《教育学》
    • 2. 组织好得到的信息列出需要进一步参考的资料集中注意力善于用总结性的语言记听课笔记
    • 3. 学会阅读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扰 为了目的而阅读,用心吸收书中的思想 用批判的眼光读书,总结所读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将它们记在笔记本上
    • 4. 参考书目1.David Geoffrey Smith著 郭洋生 译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 5. 2.Leslie P. Stffe & Jerry Gale主编 高文 等译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 6. 3.小威廉姆丰富E.多尔著 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 7. 预祝大家学习愉快谢谢!
    • 8.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绪论) 第二章 教育功能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制度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六章 课 程 第七章 课堂教学 第八章 教育 第九章 教育法制 课程目录
    • 9.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绪论)教育的认识 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价值 练习
    • 10.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日常用法 某同学看电影后:“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政府官员大会发言:“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家庭主妇:“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一种社会制度方法思想转变过程
    • 11. 教育的词源英语及法语和德育的“教育”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 就是“引出”,就是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汉语的“教”的甲骨文的写法是 ,金文的 写法是 。 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
    • 12. “学”在甲骨文中常见的写法是 ,金文的 写法是 。 意思是孩子在一所房间里学习有关的知识。 结论: 从词源上看教与学是统一的,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事物,同一种活动。 我国“教育”一词取代“教”与“学”是在清末民初从日本引进,逐步演化而来的。
    • 13. 教育家解释什么是教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子思说:“修道之谓教。” 卢梭认为:“教育应当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是准备完善的生活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和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 14. 分 析有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来解释教育,有的则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教育。 他们各持各的观点,各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的某些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偏颇和局限。
    • 15. 从社会视角定义教育1.广义: 2.狭义: 3.更狭义: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 16. 从个人视角定义教育特朗里的“教育”定义 “成功地学习(一般地说借助于教学,但非必然如此)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这里所学的应该是值得学习者为之花费精力与时间(凡使用教育一词者皆作如是观),学习方式(与培训相对而言)则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
    • 17.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分 析: 1.教育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2.教育是个耦合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耦合
    • 18. 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的异同学习: 灌输: 养育: 教育包含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的学习都是教育。例如,完全独立的自学就不是教育。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强调个体发展要与社会发展无条件的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是在日常自然状态下发生的随机的教育活动,起不到促进的作用。
    • 19. 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影响:教育者教育影响学习者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学习是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20. 三、教育的形态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 教育形态 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 21. 非制度化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 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 22.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 23.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流派观点代表人物神话起源说 教育是神创造的。几乎所有宗教 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Letourneau)《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美国教育家孟禄《教育史教科书》 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的大部分学者
    • 24.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农业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出现并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 25. 工业社会的教育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 26. 信息社会的教育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 27.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中国孔子的《论语》; 中国古代的《学记》--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欧洲柏拉图的《理想国》;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 28. 二、教育学的独立培根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康德最早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之父;
    • 29. 三、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 德国教育家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文化与教育》、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实用主义教育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前苏联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批判教育学 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利》、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法国的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 30.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 31. 第二章 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概述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功能的实现
    • 32.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 这一作用有两个方面:其一,它在该活动或系统内部所具有的特定作用,这完全由该事物的结构所决定;其二,它在更大的系统中或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特定作用,即该事物对其他事物的作用,这是由该事物的结构和外部事物的结构共同决定的。 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 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 33.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美国社会学家默顿。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把对象与性质结合划分人社会客观结果正向AB负向DC
    • 34.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1.促进个体思想意思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思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 35.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 36.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标准化教学扼杀创新精神。 教育的异化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 37.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教育一方面可能对提高人的遗传素质、改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观念有所作用。 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修养和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等精神因素,教育作为促进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活动,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人口质量。
    • 38. 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 39.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1.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2.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 40. 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 41. 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具有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自然的功能 原始时代属于自然 农业文明走出自然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信息社会重回自然 教育具有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 教育传授人们征服自然的知识,具有帮助人们征服自然的功能
    • 42. 第三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我国的教育目的
    • 43.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内涵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 44.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是由国家规定,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都是全国必须统一执行的。 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总的要求;教育目的仅是对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 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 45.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对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 46.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知道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 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可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一般是有一系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
    • 47. 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定再认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藏着人的发展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 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行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民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行的各种要求。
    • 48.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一定权利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具有都必须遵循的具有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蕴涵在具有思想、具有理论重的教育目的,它不是一定权利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
    • 49.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 50.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一)社会依据 一是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二是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人的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人的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包括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 51.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一)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流派: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 观点: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
    • 52. (二)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流派: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 观点: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
    • 53. (三)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不能代替教育目的 第一,这两种主张虽然各含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是一个超历史德抽象公式,它们各自德合理性需联系具体德历史条件来进行分析。 第二,这两种主张对我们理解人社社会在教育目的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性是有帮助德,但二者都割裂了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否定了人与社会在教育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 54. 小结: 教育目的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就一个社会整体而言,在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把人与社会发展的互依性、互动性、互利性作为社会整体教育目的的根本价值取向,既有利于避免一个社会化的教育对人的压抑,也有利于避免教育对人的培养脱离社会实际与发展的需要。 其次,就价值取向的事项过程而言,把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僵化理解成二者在实践中“平分秋色”或“分量相等”,应予以动态的、发展的把握。 最后,教育无论是满足社会需要还是满足人的需要,都是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没有人的发展,一切都是空话。
    • 55.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56. 2.适应与超越问题适应: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需要的符合性,是教育基于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肯定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要求满足的配合性或支持性。 超越: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超出性,是教育基于现实社会当前德发展趋势或可能,在体现现实社会未来发展要求,满足现实社会未来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努力状态。
    • 57. 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教育的功利价值:即它自身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即物质利益满足方面的共有性和效益,这方面的意义体现具有在社会中的功利性价值。 教育的人文性:即它自身活动对社会井绳生活、文化发展、价值精神建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这方面的意义体现为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
    • 58. 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民族性:涉及对之际民主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传递、保持、敬重即维护问题。 世界性:涉及对世界交往与合作的各种文化、规则的忍痛或接受,进而使自身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基础。
    • 59. (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问题社会化:一般指个体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 个性化:一般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
    • 60. 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理性:即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得理性遵循,以及运用理性来揭示真理或把握客观对象的普遍性本质和规律,来看待或处理问题的特点等。 非理性:即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非理性遵循,以及运用非理性来把握或说明客观对象或事物,来看待或处理问题。
    • 61. 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科技素质:指与人认识、作用与自然,与人从事物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得科学技术方面得素养、品质即能力发展得水平,通常体现为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掌握即运用得能力,与此相关的思维品质、探索创新的意识、崇尚科学理性的精神。 人文素质:指与人认识解决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问题、与人从事社会价值建构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价值方面的素养、品质即能力发展水平,通常体现为在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切中所形成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
    • 62.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年 份文 献1957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德智体美劳)
    • 63. 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 64.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1.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勒新的方法论指导。 2.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 65.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66. 四、教育目的的实现的策略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防止教育目的实践的缺失
    • 67. 美国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 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 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发展儿童符合民生生活的价值观;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 68. 美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身心健康 掌握学习基本技能 成为家庭有效成员 养成就业技能 胜任公民职责 善于运用闲暇时间 具有道德品质
    • 69. 美国2061计划美国所有儿童在上学时都做好了学习的准备 高中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 美国学生在结束4、8、12年级时必须证明自己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方面有显著的能力 在科学、数学成绩方面美国学生将名列世界第一 每个美国人都有文化 美国所有学校没有毒品和暴力现象
    • 70. 1996年克林顿提出教育目标8岁以上的儿童必须具有读写算能力 12岁以上的青少年必须学会使用互联网 18岁以上的青年必须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成年人必须坚持能够终身学习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
    • 71. 第四章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概述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 72.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教育制度的特征p71  1.历史性与现实性  2.外显性内隐形  3.同一性与多元性  4.稳定性和发展性
    • 73.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政治 经济 文化
    • 74.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 古代社会 现代社会
    • 75.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大学和高等学校 中学 小学 初级中学 职业学校 高级中学 短期大学和大学 幼儿教育机构 研究生教育机构 成人教育机构
    • 76.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P76 双轨学制 单轨学制 分支学制
    • 77.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制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从横向学校阶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幼儿教育阶段 高中教育阶段 小学教育阶段 职业教育阶段 初中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
    • 78.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P82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学制,未实施。 1904年,“癸卯学制”,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 建国后的新学制
    • 79.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 80.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 81.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教师的概念即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 :就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产生:原始社会就存在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奴隶社会) 教师职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
    • 82.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1.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是指教师职业对一定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它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客观基础。 2.教师专业的政治地位 是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获得、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 3.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 是指教师所得到得物质报酬,它包括工资、奖金及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它是教师劳动得价值表现形式之一。 4.教师职业的权利 主要指法律赋予职责时所享有得权利。 5.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是指其他职业相比教产生的,它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内在标准。教师的从业指标有软性指标和硬性指标。
    • 8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专门的教育; 二是提供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 教师通过承担各门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知道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学习,营造良好地教学氛围来促进学生健康、快速地成长。
    • 84. 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地内涵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地发展过程,即由一个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地过程。包括: 1.专业理想地建立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地基础上所形成地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专业知识地拓展 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 3.专业能力地发展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 4.专业自我地形成 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地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 85.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国外学者富勒和鲍恩认为教师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从教前关注阶段 2、早期求生阶段 3、关注教学情景阶段 4、关注学生阶段 国内学者叶澜将教师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 86.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 2.新教师入职教育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 87. 三、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教师的职业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养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 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教师的职业形象 1.教师的道德形象 2.教师的文化形象 3.教师的人格形象
    • 88.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 89. 二、学生的地位学生的生活地位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90. 三、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含义 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学生发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2.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 5.整体性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思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
    • 91.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
    • 92.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 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 93.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对学生的态度、领导方式、 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主要是学生对老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 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组织环境
    • 94. 重点.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八个方面 设计教学的能力; 表达能力; 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 反思能力; 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 创新能力。
    • 95. 3.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在职培训 自我教育
    • 96. 4.对教师职业角色的基本认识要点(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 97. 第六章 课 程课程与课程理论 课程的组织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 98.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课程即生活改造的过程
    • 99. 二、课程理论流派经验主义课程论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 100. 第二节 课程的组织 一、课程目标课程目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 2.阶段性 3.持续性 4.层次性 5.递进性 6.时间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1.筛选法 2.参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