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018年4月1日
    • 2. 主要内容一、健康档案概述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三、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填写
    • 3. 居民健康档案概述PART1
    • 4. 2009年7月,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9类33项。 2011年,10大类43项服务。 2013年,11大类50项。 2015年,12大类52项。 2016年 12大类52项 2017年 12大类52 背 景30元25元15元2013年2011年2009年2015年40元2016年2017年50元45元
    • 5. 一、居民健康档案概述婴儿期幼儿期中年期老年期主要健康问题一主要健康问题二主要健康问题 NX轴Z轴Y轴卫生服务活动
    • 6. (一)居民健康档案概念(一)居民健康档案概念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健康决策需要的系统化信息资源。
    • 7. (二)居民健康档案目的与意义 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能力开展循证个体医疗服务实现循证群体健康管理提供科研教学资源满足健康决策需要
    • 8. (三)基本要求
    • 9. (三)基本要求
    • 10. (二)基本要求
    • 11. (三)基本要求
    • 12. (三)基本要求
    • 13.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服务规范PART2
    • 14. 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一、服务对象
    • 15. 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二、服务内容
    • 16.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逐步为服务对象制作发放居民健康卡,替代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作为电子健康档案进行身份识别和调阅更新的凭证。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二、服务内容
    • 17.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按照标准规范上传区域人口健康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规范上报。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二、服务内容
    • 18. 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二、服务内容
    • 19. 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和保存1.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缘由包括死亡、迁出、失访等,均需记录日期。对于迁出辖区的还要记录迁往地点的基本情况、档案交接记录等。 2.纸质健康档案应逐步过渡到电子健康档案,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由健康档案管理单位(即居民死亡或失访前管理其健康档案的单位)参照现有规定中的病历的保存年限、方式负责保存。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属于个人隐私、应由专人看管、患者可以申请复印、保存时间为15年” 。二、服务内容
    • 20. 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三、服务流程
    • 2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三、服务流程
    • 22. (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 (二)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四、服务要求
    • 23. (四)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五)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如果服务对象需要可提供副本。已建立电子版化验和检查报告单据的机构,化验及检查的报告单据交居民留存。 (六)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和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兼)职人员维护。四、服务要求
    • 24.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八)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健康管理数据与医疗信息以及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 (九)对于同一个居民患有多种疾病的,其随访服务记录表可以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整合,避免重复询问和录入。四、服务要求
    • 25.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注:建档指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岁儿童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其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上。 (二)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三)健康档案使用率=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100%。 注: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与患者的医疗记录相关联和(或)有符合对应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五、工作指标
    • 26. 1.居民健康档案表单目录 2.居民健康档案封面 3.个人基本信息表 4.健康体检表 5.接诊记录表 6.会诊记录表 7.双向转诊单 8.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9.填表基本要求 六、附件
    • 27. 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填写PART3
    • 28.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组成 1. 居民健康档案封面 2. 个人基本信息表 3. 健康体检表 4.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 5.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表 6.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 29. 1健康档案封面(二)各项表单填写方法与要求 编号□□□□□□-□□□-□□□-□□□□□ 居民健康档案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 现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 户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乡镇(街道)名称:_________ 村(居)委会名称:_________ 建档单位:______________ 建 档 人:______________ 责任医生 :______________ 建档日期:___ 年___月__日 封面填写说明 1.档案编号: 采用17位编码制 ,由国家统一行政区划编码、乡镇(街道)代码、 村(居)委会编码和居民个人编码组成 2.居民个人信息:姓名、联系电话应与个人基本信息表的内容一致;现住址和户籍地址应填写完整,包括所在区、乡(街)、村(居)委会、门牌;户籍地址应包括省(市)名称 3.建档信息:建档单位填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称;建档人可以是责任医生本人,也可以是其他医护人员
    • 30. 2个人基本信息表(二)各项表单填写方法与要求 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或重新填写。若失访,在空白处写明失访原因;若死亡,写明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若迁出,记录迁往地点基本情况、档案交接记录。0-6岁儿童无须填写该表。
    • 31. 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工作单位:应填写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离退休者填写最后工作单位的全称;下岗待业或无工作经历者须具体注明。 学生?农民?无业?文化程度:指截至建档时间,本人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现有水平所相当的学历。 血型:两种血型分类都应标注。职业:8无职业包含学生 药物过敏史: 表中药物过敏主要列出青霉素、磺胺或者链霉素过敏,如有其他药物过敏,请在其他栏中写明名称,可以多选
    • 32. 个人基本信息表既往史: (1)疾病 填写现在和过去曾经患过的某种疾病,包括建档时还未治愈的慢性病或某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并写明确诊时间,如有恶性肿瘤,请写明具体的部位或疾病名称,如有职业病,请填写具体名称。对于经医疗单位明确诊断的疾病都应以一级及以上医院的正式诊断为依据,有病史卡的以卡上的疾病名称为准,没有病史卡的应有证据证明是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可以多选。 (2)手术 填写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治疗。如有,应填写具体手术名称和手术时间。 (3)外伤 填写曾经发生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外伤经历。如有,应填写具体外伤名称和发生时间。 (4)输血 填写曾经接受过的输血情况。如有,应填写具体输血原因和发生时间。 及时更新生活环境:农村地区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此项。
    • 33. 3健康体检表(二)各项表单填写方法与要求1.本表用于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的年度健康检查。一般居民的健康检查可参考使用,肺结核患者、孕产妇和0-6岁儿童无须填写该表。 2.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不作为免费检查项目,不同重点人群的免费检查项目按照各专项服务规范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执行。对于不同的人群,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指按照相应服务规范要求做完相关检查并记录的表格。
    • 34. 成人BMI数值: 轻体重:BMI<18.5 健康体重:18.5<=BMI<24 超重:24<=BMI<28 肥胖:28<=BMI 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血压: 双侧血压:年度体检测量双侧血压。人体左右臂测量血压数值会有10mmHg以内差别。 脉压差: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是30-40mmHg。一般大于60mmHg,称为脉压差增大,小于20mmHg称为脉压差减小。 腰围: 男≥90cm,女≥85cm为腹型肥胖
    • 35. 体育锻炼:指主动锻炼,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进行的活动。不包括因工作或其他需要而必需进行的活动,如为上班骑自行车、做强体力工作等。锻炼方式填写最常采用的具体锻炼方式。 吸烟情况:“从不吸烟者”不必填写“日吸烟量”、“开始吸烟年龄”、“戒烟年龄”等,已戒烟者填写戒烟前相关情况。 饮酒情况:“从不饮酒者”不必填写其他有关饮酒情况项目,已戒酒者填写戒酒前相关情况,“日饮酒量”折合成白酒量。(啤酒/10=白酒量,红酒/4=白酒量,黄酒/5=白酒量)。 职业暴露情况:指因患者职业原因造成的化学品、毒物或射线接触情况。如有,需填写具体化学品、毒物、射线名或填不详。 职业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指因患者职业原因造成的粉尘、放射物质、物理因素、化学物质的接触情况。如有,需填写具体粉尘、放射物质、物理因素、化学物质的名称或填不详。
    • 36. 对数视力表(五分记录)报告单
    • 37. 现存主要健康问题:指曾经出现或一直存在,并影响目前身体健康状况的疾病。可以多选。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现患疾病或者新增的疾病需同时填写在个人基本信息表既往史一栏。糖尿病高血压2
    • 38. 住院治疗情况:指最近1年内的住院治疗情况。应逐项填写。日期填写年月,年份应写4位。如因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加重而住院/家庭病床,请特别说明。医疗机构名称应写全称。 主要用药情况:对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了解其最近1年内的主要用药情况,西药填写化学名及商品名,中药填写药品名称或中药汤剂,用法、用量按医生医嘱填写,用法指给药途径,如:口服、皮下注射等。用量指用药频次和剂量,如:每日三次,每次5mg等。用药时间指在此时间段内一共服用此药的时间,单位为年、月或天。服药依从性是指对此药的依从情况,“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 39. 健康评价:无异常是指无新发疾病原有疾病控制良好无加重或进展,否则为有异常,填写具体异常情况,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生活能力,情感筛查等身体和心理的异常情况。 健康指导: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是指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定期随访和健康体检。减体重的目标是指根据居民或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下次体检之前需要减重的目标值。70
    • 40. 4接诊记录表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由于急性或短期健康问题接受咨询或医疗卫生服务时使用,应以能够如实反映居民接受服务的全过程为目的、根据居民接受服务的具体情况填写。 2.就诊者的主观资料:包括主诉、咨询问题和卫生服务要求等。 3.就诊者的客观资料:包括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等结果。 4.评估:根据就诊者的主、客观资料作出的初步印象、疾病诊断或健康问题评估。 5.处置计划:指在评估基础上制定的处置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计划等。
    • 41. 六、表格填写说明5会诊记录表6双向转诊单7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 42.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