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 城市化
    • 2.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 3. 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位置需求是相同的。同类经济活动在同一空间集聚 功 能 区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休憩区 行政区 文化区 等等
    • 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 住宅区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有的城市住宅区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注意:高级与低级住宅分化,且背向发展
    • 6. 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 7. 住宅区图中M 、P、 Q三个住宅区,哪个最有可能是高级住宅区?P地,位于城市外围,位于河流上游,远离工业区、靠近旅游观光区,环境优美。
    • 8. 商业区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多位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市中心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 9. CBD——分布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CBD特点(商业区) ④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①经济活动最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商业区 春熙路
    • 10. 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C
    • 11. 工业区 前锋工业区工业区布局在市区外缘或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带。
    • 12. 工业区布局布局在城市外缘(地价低廉)布局在河流下游(减少水污染)布局在河流、公路、铁路旁(交通便利)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地带、若有两种盛行风则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多种盛行风则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减少大气污染)工业区与住宅区应设立防护带
    • 1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4.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 15. 通勤带:指沿高速交通线发展起来的上层和中上层人们的住宅区。人在市中心工作,使用月票乘车往返于两地,故称为通勤带。一般布局在大城市的周边地带。
    • 1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8.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与民族)历史、文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
    • 19. 经济因素(地租因素)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是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 20. 经济因素(地租因素)距市中心远近对地租的影响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商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说明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OA:商业区;AB住宅区;BC工业区。
    • 2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2. 地租等值线图(数值越高,地租越高)经济因素(地租因素)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地租坐标图地租立体图
    • 23. 北京中心紫禁城唐人街社会因素民族历史文化因素
    • 2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早期市中心工业城市地域小,功能混杂市场交通优势原因意义变化趋势原工业地改为商业或其它用地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原因意义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 25. (本页无文本内容)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