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六讲: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教育与艺术学院: 张颖夫
    • 2. 世界最伟大的善:不愧对自己的良心 一个军人滚雷的故事 云南边境自卫还击战,士兵小何以身体滚地雷阵。记者采访,他说是自己不小心摔下去了,没办法,只好顺势滚下去。结果特等功没有了,复员以后在广东惠州打工。有人问他是否后悔,他说:“我本来就是一个种地的,如果摔一跤成了英雄,那才后悔呢!”
    • 3. 秦医生误诊的故事秦医生是在家大医院的妇产科医生,一天来了一位病人,好检查了一下:“你子宫里可能长了个东西,要立即手术。”手术时发现不是肿瘤,是一个胎儿。秦医生在经过痛苦的心理挣扎后,迅速缝合刀口,向病人及家属承认自己的失误。结果秦医生被打,被开除。只好去一家私人医院打工。同事问她,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她说:“老天知道”。
    • 4.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天地良心 问心无愧 实事求是 说真话,做真人不容易。
    • 5. 王守仁(1472-1529 57岁),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阳明子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6. 阳明时代西方情况文艺复兴: 14到17世纪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1483-1546年)发起的在欧洲16、17世纪前后兴起的一场基督教社会改革运动,以反对教会的极端统治,促进新教的产生。 (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 王阳明死后80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绘制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图。
    • 7. 南宋儒学虽有朱、陆之争,但处在正统地位的,从宋到清,一直是朱熹的学说。康熙对朱熹的评价:“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世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陆九渊虽有众多的追随者,但不是正统的道学,而且,陆死后,其“心说”思想逐渐式微,直到明代的王阳明,才再次将其发扬光大。
    • 8.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不仅是位思想家,而且还是位军事家,武艺也很精湛,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戏剧般的人生经历。
    • 9. 《明史》载, 王守仁出生时取名为王云,但五岁不能说话。一位高僧告诉王华,要他给儿子改名为王守仁。王华照做了,王守仁这才说话。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 10. 青年时代的王守仁文武兼修,既热心骑射研究兵法,又滥泛辞章,出入佛老之学。28岁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改兵部。
    • 11. 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 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守仁再三推辞,张忠不允。守仁只得提起弓箭,拉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全中红心,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 12.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前往龙场途中历经波折,成功逃脱锦衣卫追杀,最后在龙场悟道
    • 13. 宦官刘瑾死后,重入官场,军功赫赫,既平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又平息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于肺炎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
    • 14. 王阳明格竹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一心想成为圣贤,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为了实践,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从此,王守仁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就是说认识的对象不应该是自然的事物,而应该是自己的心灵,认识的方法应该是向内的自我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 即不是从外物求天理,而应从心中寻天理。
    • 15. 贵州王阳明“龙场悟道” 在500年前,王阳明蒙冤被贬,明正德元年,即公元1506年,王阳明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于正德三年(1508)春抵达龙场(今修文县城) 。 王阳明初到龙场时,住无室,只得寄身于驿站南侧一公里处的一个低矮的洞穴,结草庵而居。洞穴正好可以藏身。 王阳明龙场悟道,实际上是从这里开始。那时,他常常独自一人进入洞中研习《易经》,故命洞名为“玩易窝”,并作《玩易窝记》。
    • 16. 遥想当年王阳明的困境,当时,王阳明初到龙场,人地生疏,风俗迥异,语言不通,住无所,食无粮,味无盐,三个随从相继病倒。 1938年11月至1941年5月,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幽禁于此,终日耳濡目染皆为阳明遗迹。他发现王阳明的经历与他有着惊人的巧合时叹道:“圣人自古多磨难啊!”
    • 17. 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 一天,王阳明带着几个随从,开始端居默坐,以求静一,以求把那生死的牵挂一并化了。时至半夜,突然大悟冥冥中好像有人对他说话,不觉喊叫起来,将几个随从吓了一大跳。这就是王阳明一生中最富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最富有意义的“龙场悟道”。
    • 18. 通过这一悟,王阳明终于找到了圣人之道,终于打开了他多年的思想困结。其成果是: 圣人之道,吾心自足,自有担当。从外界事物去求取良知,实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最根本的一点是王阳明发现了自我,并用一生的行为坚持了自我。在龙场那个昏暗的山洞中,他确认了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优秀的生命品质。 标致着阳明心学的诞生。
    • 19. 一、思想主张1、心外无理——“心即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 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 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 20. 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 21. 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22. 陆王:“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 万事万物乃至这个宇宙,是因为被我看到、被我听到、被我触摸到或者被我感知到才存在的。 我所看到、所听到、所触摸到的或所感知到的一切,就是这个宇宙的全部。 反过来说就是,没有被我看到、没有被我听到、没有被我触摸到或者没有被我感知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更简单来说就是,宇宙是因为你的意识而存在,你的意识就是宇宙的全部。这是唯心论的核心思想。
    • 23. 2、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 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 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 24. 3、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 25. 他认为良知: 第一,良知与俱来。 第二,良知为人人所俱有。 第三,良知永远不会泯灭。 良知(良心、灵魂)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除去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因而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明其心”。
    • 26. 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老子: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 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圣人能致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
    • 27.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 “无善无恶心之体(白板说),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 由此观之,中国的格物与西方的格物完全不同,中国文化的格物是指求善(伦理),西方的格物是指求真(科学)。
    • 28.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强调内求,强调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概括他的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破山中贼,二是破心中贼。并深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孔子:“吾欲仁,斯仁至矣。” 中西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自救”与“他救”。
    • 29. 求学问,求善不是搬来经典,不是讲大道理,也不是搞烦琐的本体论证明,而是直指本心,让你反观己身,自觉灵明。 宋明理学如同禅宗一样,是为中国思想界的一大变革。董仲舒以降,儒学主要表现为政治儒学,儒学为政治服务。而宋代诸子则将其转变为心性儒学,儒学为修心养性服务。
    • 30. 二、论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 因此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是为了日减人欲,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减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 31. 三、论道德教育他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他看来,所谓“人伦”就是五伦,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他甚至认为,明人伦之外无学,外此学者,谓之异端。同时他又反对科举,认为科举是为了追逐名利,学生所学已完全失去了“明人伦”立学的本意。
    • 32. 静处体悟: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事上磨练。即道德修养要与实际相结合。 省察克已。即不断地反省和检查,自觉克制各种私欲。 贵于改过。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 他提出了道德修养的四项主张:
    • 33. 四、论儿童教育王阳明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传统儿童教育提出了改革的主张。他们都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考虑儿童的差异性,使儿童乐于接受教育。
    • 34. 王阳明认为,教育是能够教人学会做人的,他的教育最高理想,就是要人们通过“致良知”,把内在精神转化为道德上的自觉,使“学者学为圣人”。 他直接提出了“圣人可学而至”的口号(人皆可以成尧舜),鼓励人人皆做圣贤。从培养“圣态”的目的出发,王阳明对当时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批评,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为达到“蒙以养正”之功,王阳明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传统儿童教育提出了改革的主张。
    • 35. 1、批判传统教育不顾儿童身心,强迫学习对儿童教育改革的主张,王阳明首先批评当时盛行的“督”、“责”、“罚”教育方法。 他说“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以俭束,而不知导之以礼……” 他反对这种外来的束缚,主张以礼来引导学生,以善来培养学生。 他更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他认为这种教育是摧残儿童的天性的,其结果只会与施教者的愿望相反,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囚而不欲见”,他们常常借故逃学。
    • 36. 这种“督”、“责”、“罚”教育方法,只会使儿童“窥避掩复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玩鄙”,放肆地从事各种顽劣活动,达到嬉游的目的。久而久之,“偷薄庸劣,日趋下流”。 他对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表示出深切的痛恨:“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何可得乎!”
    • 37.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王阳明提出:儿童教育必须注意到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否则就会影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育。 他认为,虽然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每一个人固有的“良知”,但儿童有儿童的“良知”尽管儿童与成人在“致良知”的工夫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儿童教育的方法上和教育内容的深浅上,应该是与成人有所区别的,“童子良知只到此”。
    • 38. 王阳明主张使儿童在“中心喜悦”中学习,这样儿童自然会有长进。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考虑儿童的差异性,使儿童乐于接受教育。 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 39. 王阳明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方法是遵循童性,启发诱导。显然,在这里他提出了“儿童心理”的问题。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适应儿童的身心自然。 他认为儿童的性情如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教师要遵循童性而加以启发,使学生“心中喜悦”而不断长进,而不宜加以束缚,使学生受到挫伤。
    • 40. 王阳明认为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教师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跳越。他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比如树刚萌芽,只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 41. 3、教学要留有余地王阳明认为,教学要留有余地,要给学生信心,减轻学习的难度以增强儿童对学习的乐趣。 “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反而乐于接受教育。 教学中如果尊重儿童,顺应儿童性情,就会使儿童热爱学习,他说:“凡习礼、歌诗之类,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不暇及于邪僻。”
    • 42. 4、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歌诗” 王守仁创造的“歌诗”,是一种有严格要求的教育活动。“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 王阳明以唱歌吟诗的方式来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志向,而且还能消除他们的顽皮,使其多余的精力有发泄的机会。还可消除儿童内心的忧闷,使他们开朗活泼,并能适度表达情感。
    • 43. 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 《论语》中将这种思想升华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乐”的完成,成为了教育完成的最后阶段。 这个时候受教者不仅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在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更是达到了外在的与内在的两方面修养的锻炼,从而形成了完美的人格。王守仁精通儒家思想,这也是儒家思想给王守仁开展教学内容的启发。
    • 44. “习礼” 他认为“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 以学习礼仪来教育儿童,是他们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还能在学习礼仪动作的同时“动荡血脉”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 45. “读书” 他认为“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 通过读书,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增加儿童的知识,还可以“存心宣志”,是儿童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理想。 读书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儿童阅读教学,但古人侧重于“讽诵”(背诵),穿插以讲解,在讲解课文中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批评,目的在于“导其志意”,“调理性情”,发挥“讽诵”。
    • 46. 王阳明提倡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对教歌诗与习礼,不仅有分班(组)轮教,以相互观摩,还有会演比赛等各种方式,有分有合,既有分组又有全体“会歌”和“会习”,对儿童具有相观而求进的作用,“使其乐习不倦”。 通过集体表演,互相观摩,互相竞赛,在兴高采烈的活动中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 47. 如果强迫儿童学习,必然是“上一堂课等于受一次苦役”。反之,如果把儿童在自由时间所做的事纳入学校的课程之中,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叫他们以活动为媒介而学到知识,学校就成为儿童的乐园了。
    • 48. 王阳明认为,教育是教人做人,而做人的楷模是“圣人”,所以教育应把人的内在精神,转化为道德的自觉,使“学者学为圣人”。 此外,教育还担负“昌明圣学”,教化人民的任务,教育必须起“化民”净心的作用。
    • 49. 五、反对科举考试的功利性他猛烈抨击当时学校失去了“明人伦”的立学本意,“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骛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 他认为科举制度引起学术僵化,带来道德的沦丧,人们追逐功利,导致了人伦的丧失。
    • 50. 王阳明反对书本记诵,他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但是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批评人伦之教的丧失,批评科举重功利而轻修养的社会风气。 所以,读书要以“正心”为前提,以净化思想为主,不必死记教条,驰逐功利。
    • 51. 王阳明不仅在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改革的主张,阳明学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与王阳明成功的教育实践有着很大的关系。 王阳明的学说在当时对于饱受训诂词章之苦的学人士子来说,也如“一时心目俱醒,恍然若拨云雾见白日”一般,以致王学势力后来遍及中国,打破了程朱理学学术一统天下的局面。
    • 52. 六、王阳明心学的影响1、摆脱训诂,直舒本心。 朱熹《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八股取士。人心禁锢。 破除权威,带来一股清新自由的学风。
    • 53. 2、独立自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价值。 良知人人都有 不唯书,不唯上。反对权威,反对统一标准。 致自己的良知是唯一法则,自己就是准则,自己就是权威,鼓励思想自由,思想解放,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高。 对蒋介石、毛泽东产生了很大影响。毛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都显示了阳明心学的坚毅果决。
    • 54. 3、满街都是圣人 王阳明主张“人人心中各有圣人”。“愚夫愚妇皆圣人”。人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成为圣人。 提倡人性平等,打破等级观念。 反之,可造成人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不肯在学习上下真功夫。 弘扬良知的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制度。
    • 55. 4、对日本的影响 阳明学的重要特征是开启思辨,自我认知,导致日本的思想启蒙运动。 思想启蒙对明治唯新的影响 阳明先生是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第一人。
    • 56. 致良知需要好的制度: 如好撒玛利亚人法 好撒马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在美国和加拿大,欧洲是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因过失造成伤亡而遭到追究,从而鼓励旁观者对伤、病人士施以帮助。
    • 57. "好撒玛利亚人"(The good Samaritan)是引自基督教文化中一个著名成语和口头语,意为好心人、见义勇为者。 源自于《新约圣经》“路加福音”中耶稣基督讲的寓言: 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受了重伤,躺在路边。有祭司和利未人路过但不闻不问。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路过,不顾教派隔阂善意照应他,还自己出钱把犹太人送进旅店。
    • 58. 人性的深处,藏着一些不堪的东西,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野蛮生长。如果没有信仰、法律、道德和制度的约束,每一个持有特权的人都会变成魔鬼。 致良知的土壤就是信仰、法律、道德和制度。
    • 59.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