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买新衣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大年初二去拜年 大年初三爱学习 大年初四去爬山 大年初五吃大餐 大年初六画幅画北京童谣
    • 2. 语文 六年级 下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1 北京的春节
    • 3. 第一课时老舍:(1899—1966) 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 4. 1.会写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读课文,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3.能把握文章记叙顺序,能分清文章的详略。(难点)学习目标
    • 5.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自读提示
    • 6. 我会写醋饺拌擦眨宵燃戚贩摊轿骆驼旦浒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hǔ
    • 7. 陈醋 书写指导:左右宽度相当,酉字撇和竖弯连接上横、方框要窄、里边有一短横。醋 cù结构:左右组词:吃醋 添油加醋音序:C 部首:酉我会写
    • 8. 擦黑书写指导:“祭”上边的“夕”里边多一点,右边横撇靠上,要小,左右两边要宽展。擦 cā结构:左右组词:擦洗 摩拳擦掌音序:C 部首:扌我会写
    • 9. 通宵书写指导:宀的横要长、带钩,肖字上边中间是一短竖、不要写成点,月字要窄长。宵 xiāo结构:上下组词:元宵 通宵达旦音序:X 部首:宀我会写
    • 10. 亲戚书写指导:注意里边是“上”和“小”,中间一竖分两笔写,“戈”斜钩要长,右上角有一点。戚 qī结构:半包围组词:外戚 皇亲国戚音序:Q 部首:戈我会写
    • 11. 铺pū (铺路) pù (店铺)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读一读:姥姥店铺( pù )门前正在铺( pū )路,我们只能 绕路前往。..多音字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 12. 【娴熟】 【零七八碎】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变更。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本文中指实在没有办法赶回来过年。熟练。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本文中指杂拌儿之类的零食。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 13.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注意读好红色字,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 14. 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并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整体感知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 15.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默读课文,完成这张表格。 元宵节春节结束 日期 活动腊八腊月初九—二十二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初一 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过小年、放鞭炮、吃糖大扫除、预备年货做年菜、吃团圆饭、贴对联、年画,放鞭炮,守岁拜年、待客、办庙会张灯结彩、放花炮、吃元宵春节结束店铺开张、逛庙会、逛天桥、听戏
    • 1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7.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忙乱热闹喜庆团圆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作者是怎样详细介绍的?这样详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下个课时再学习。
    • 18. 课堂演练张
    • 19. 听写A: 全对 B: 错了1~2个 C:错了3~5个 D:对了1~2个展览 燃放 鞭炮 除夕 亲戚 春联 元宵 店铺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 20. 第二课时 《北京的春节》 下面我们继续和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北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
    • 21.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正月十九结束。回忆交流: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 22.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详写: 略写: 过小年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 23. 2.深入理解课文的详写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重点) 3.阅读时,分清内容主次,学习抓住重点内容来写作的方法。(难点)学习目标
    • 24.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片段?哪些语言生动有趣,让你印象深刻?画出来,细读品味,一起交流详写: 腊八 除夕 正月 初一 元宵
    • 25. 打比方 粥材料丰富腊 八1-2段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26.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泡腊八蒜
    • 27. 大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们是怎么准备过春节的呢?读第3自然段,在课文中勾画出来。(课后第二题)
    • 28. 第一件大事买杂拌儿第二件大事买爆竹第三件事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第一件大事买杂拌儿第一件大事买杂拌儿
    • 29. 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蜜饯等。蜜饯:也称果脯。以果蔬为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后而加工制成的食品。空竹:一种靠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返回
    • 30. 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和之后有什么风俗习惯?除夕5-6段
    • 31. 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做年菜守岁
    • 32. 除夕真热闹。除 夕 本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 33. 研读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除夕的热闹的?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热闹”的?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除夕
    • 34.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重视吃团圆饭家家到处都红红的各色的灯火通宵不许间断日夜不绝赶回家都
    • 35.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除夕的热闹的? 1.作者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来写新年的热闹。 2.从“味、色、声”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透过“万不得已” “ 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 36. 默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正月初一与除夕有哪些不同?
    • 37. 除夕正月初一真热闹:贴对联、年画,赶做年菜,灯火通宵,鞭炮不绝。真静:铺户上板,全城休息。截然不同
    • 38. 默读第9-10自然段,总结一下正月初一人们都有哪些活动?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初一
    • 39. 男人们女人们孩子们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在家中接待客人。逛庙会、骑毛驴、买玩具。
    • 40. 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课后第二题)
    • 41.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元 宵 “又”说明元宵节之前已经有了高潮:除夕、正月初一。
    • 42. 默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看看元宵节是什么景象,人们是怎么度过的?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元宵节
    • 43. 处处张灯结彩,人们随意观灯
    • 44.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排比
    • 45. 灯的数量多灯的种类多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的故事。
    • 46.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总结句,与第11自然段的“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相照应。写出元宵节带给人们的总体感受——美好快乐。
    • 47. 照北京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时间过得快花灯逐渐减少,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恋恋不舍首 尾 呼 应
    • 48.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清闲自在 老舍在《茶馆》里写道:“秦二爷,您怎么这么闲在,想起下茶馆儿来?”(课后第三题)
    • 49. 腊月初旬——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过小年 买年货 除夕夜—— 灯火通宵 鞭炮声不绝 吃团圆饭 守岁 男人们出门拜年 元旦(正月初一)—— 女人们在家待客 孩子们逛庙会 正月十五—— 观花灯 放花炮 吃元宵 正月十九——残灯末庙 春节结束 课文结构北 京 的 春 节特 有 的 民 俗 文 化热 闹   喜 庆   团 圆   祥 和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 50. 课后“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和课文比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课后第四题)
    • 51. 老舍: 舒乙: 斯妤:不同点按时间顺序写北京的春节,“京味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魅力,展现了一幅老北京民风民俗的画。详细地介绍了祭灶的风俗和春节的食物, 把春节的风俗写得十分有情趣。重点描述除夕,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 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 52. 抓住重点内容来写。 一篇好的文章有主次之分,主要内容就是文章的重点。重点内容的描写有利于更加生动、深刻地表现中心意思,运用得当可以深化主题。
    • 53. 举例: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 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具体描写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的热闹情景,突出元宵节的团圆与热闹。
    • 54. 练一练:请你用抓重点内容的方法介绍一种节日习俗。 提示: 1.从多个角度选材 2.首尾呼应(总分总)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