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当网——在线文档分享与服务平台

您在香当网中找到 336183个资源

P38

 《爱莲说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1.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正衬反衬相结合运用

2019-05-10    9589    0
P15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篇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2021-12-22    388    0
P4

 优质课一等奖:《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高密第一实验小学 王艳玲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词,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优美段落、语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体会作者善于抓住最

2019-05-10    3366    0
P4

 1.1 5的乘法口诀「王芳」「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和方法。3、在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学情分析 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将为后面学习其他的口诀打下基础。所以,教学时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3重点难

2020-09-21    947    0
P6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20军神》「赵佳」「一等奖优质课

教材分析     《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情,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册教材也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中强调课

2020-09-21    765    0
P7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2019-05-10    1790    0
P5

 北京版小学语文二上「王琳」「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能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两个生字:诉和语。                 2、练习用“告诉”说一句话。                 3、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拓展目标: 1、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                 2、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产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2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

2020-09-18    548    0
P5

 《爱莲说》教学教案

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内在的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体裁作者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作者。(按放图像)

2016-12-09    3921    0
P18

 爱莲说教案(精选多篇)

爱莲说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2012-01-02    636    0
P7

 《爱莲说》练习题

《爱莲说》练习题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2022-04-27    464    0
P13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 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 ) 师: 同学们,咱们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

2021-05-27    1831    0
P9

 《背影》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背影》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师: 同学们,有时候写信往往比说话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 作家朱自清与父亲两年没见了,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这封信勾起了他对很多往事的回忆 。 同学们,如

2021-05-27    1578    0
P6

 第17课《爱莲说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爱莲说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   2、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能顺畅地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

2023-05-09    287    0
P6

 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下《第6课唯一的听众》「卓明芬」「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的美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描写童年记忆片段。2学情分析 学生理解力差,体会情感是学生的难点。3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

2020-07-01    558    0
P3

 西师大小学语文三上《第1课我们的学校》「魏丽丽」「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我们的校园”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 2、让学生体验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

2020-07-01    515    0
P5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吴丽丽」「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原因,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3.学习本课心理描写的方法,练写一段话。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因此,了解课文内容对于他们并不难。而凭借语言文字,品读体会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则需要教师引导与点拨。课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例子,不仅要凭借此载体,学习文本表达

2020-07-01    611    0
P4

 西师大小学语文三下《1春的消息》「饶莉」「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语。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对于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二年级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诵读结合起来,充分地感悟、欣赏春天的意境美和文本的语言美。3重

2020-07-01    446    0
P6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邹红梅」「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6个生字,并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书写。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时它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观。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情分析      本课是孩子们进入五年级的第一篇课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处在内地的孩子见到大海的机会不多,所以他们对大海并不熟悉。因而,本课的教

2020-07-01    501    0
P3

 人教小学语文一下《1.1柳树醒了》「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学习写“说、话”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一篇新课文,是一首诗歌,又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歌中描写的柳树、春雷、春雨、春风和春燕运用了拟人手法,读起来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弥漫着逗人的童趣,很容易贴近一年级孩子的心灵。课文中的插图也能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生字也实行了认写分开

2020-09-19    488    0
P6

 苏教小学数学一上《1数一数》「梁坤婷」「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

2020-09-22    821    0
1 2 3 4 5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