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
    • 2. “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为“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的思考立下的志向。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少年周恩来的立志故事。
    • 3. 辱,读(rǔ)不要读成(lǔ)淮,读(huái)不要读成(zhǔn),“斥”“沈”为翘舌音, “租”为平舌音,注意读准确。崛、沈、范、魏、晰、振、胸、怀、赞、效、淮、租、惑、斥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 4. 沈肃晰振胸怀赞效租疑惑“怀”的偏旁是竖心旁,“晰”“训”的左半部窄,右半部宽“赞”上下大小一样凡顾训斥
    • 5. 读读课件中的词,看谁的反应快,读得对。 租界 麻烦 胸怀 屈辱 热闹非凡 左顾右盼 迷惑不解 清晰而坚定
    • 6. 清晰而坚定 请你们联系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还有一些词,由于特定的时代,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我们查找一些资料。例如“租界”,谁知道?
    • 7. 这就是清朝末年我们受到列强欺辱的时局图。当时的美帝国,英帝国,日帝国,沙皇俄国等,国力强过中国,于是就抢占我们的领土,说是租用,实际上是霸占,这就形成了列强割据,租界林立的“时局图”。而在租界内就是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在租界外则是民不聊生,苦难悲情。
    • 8. 第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到东北,伯父和他说不要轻易去租界玩。还有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和同学闯租界。第三个故事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9. 耳闻“中华不振”(1-6);目睹“中华不振”(7-8);立志“振兴中华”(7-8)
    • 10. 先写耳闻“中华不振”;再写目睹“中华不振”;最后写:立志“振兴中华”。
    • 11. 同学们,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后,你来想一想:自己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呢? 还有许多像周恩来一样的伟人,他们也是为了祖国的崛起而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想到了谁?
    • 12.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 13. (1)读得通顺 (2)读出疑问,在这些有疑问的地方,画上“?”
    • 14.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
    • 15. 这个故事的结尾说“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沉重分量”,现在你体会到了么?
    • 16. 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毛泽东、钱学森等这样的一大批伟人、名人,他们从小立志读书,才成就了他们的远大理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不再是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中国的土地,面对新的国际竞争,新的世界形式,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立下怎样的志向呢?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