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后现代主义与管理学研究
    • 2.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最早出现于1934年Federico De Onis 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 1945年,J. 哈德那特《后现代房屋》 1947年,后现代标志西方文明史中的一个新的历史周期——西方统治告终,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天主教教权衰落,非西方文化抬头、壮大。 50年代“后现代主义诗歌”
    • 3. 续首次明确地在肯定意义上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的是I.哈桑和L.费德勒。费德勒将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激进的文化潮流(后人道主义、后男权、后英雄、后白种人)融为一体。对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提出挑战。 在建筑领域、哲学领域的辐射 70- 8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向全世界范围蔓延。成为广泛的文化思潮。 1979年,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一书对后现代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 4.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有多少个后现代主义者就可能有多少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 (Featherstone, Mike, “In Pursuit of the Postmodern: An Introductio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5: 207.)
    • 5. 我们的定义:所谓后现代,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广义的后现代是一种时间的观念,它以工业革命造就的“现代时期”为圆心,在此之前的农业时代属于前现代,在此之后的信息时代,属于后现代。以时间为分界的后现代,在包括后结构主义、后工业社会理论、后殖民理论等许多后现代理论中都有体现(如Bell, Daniel,1919-等 [1](P1-11))。
    • 6. 我们的定义:是一种思想方式的划分。后现代的本质就是对现代的置疑、对现代的否定。 对现代性的否定,就是对现代价值两重性的否定,就是对理性和宏大叙事的否定。
    • 7. 后现代主义的分类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 保守的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的后现代主义 Roseman的划分: 怀疑的后现代主义 肯定的后现代主义
    • 8. 怀疑论的视角怀疑的后现代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持悲观、消极、绝望的态度 ,否认经验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的可行性 ,走向了极端。 在衡量肯定论的创新发现是否具有新奇度和预见性时,怀疑论是很有用的 。
    • 9. 肯定论的视角肯定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在各种相互竞争的解释学说中作出好坏判断是有可能的 ,主张建立起有效性法则 。 后现代主义肯定论,一直以来将研究者对激进解释的寻求束缚在严格的标准之下。
    • 10.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主张多元化(戏剧剧本) 关注边缘(托马斯法则、女性外科医生) 反对宏大叙述,解构经典(滥用抗生素) 反对一切量化的做法(对现存范式的挑战) ……
    • 11. 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启示挑战传统,反对一切量化,试图为读者提供充足、详实的论据,与读者建立起友好的陈述环境 有选择地继承传统,大胆采纳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鼓励使用表面看来相互矛盾的方法
    • 12. 目前所作研究及成果吴岩,尚静,赵树贤的论文《论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前的管理学研究 》即将在《天津师大学报》发表。 论文《从管理范式转变看教育管理者培训》在《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3年第二期发表; 译文《后现代主义与组织研究 》、《重新定位后现代组织研究的批评法:福柯的视角 》、《后现代背景下的国际化管理》将在由清华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管理学前沿》中呈现。